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由嘉義市政府委託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辦理,秉持著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終身學習的理念,博愛社大相信增能與改變可以從學習開始,以「嘉義人都可以學習的學校」為願景,期許成為嘉義地區具人文素養與城市關懷的社區大學,並以形塑地方學習場域,培養社會參與力、建構嘉驛地方學、打造木都新生活為目標。
一、形塑地方學習場域,培養社會參與力
致力於開發具在地特色的創新課程,讓學員在學習中開拓視野,同時積極連結社區資源,透過課程引導學員探索在地,將學習融入嘉義的城市發展脈絡,讓知識與生活產生連結,鼓勵學員從學習走向實踐,提升社會參與力。
二、建構結合鐵道變遷、移民聚落、都市發展的嘉驛地方學
位處嘉義市後火車站,連結著舊城與較晚發展的城市西區,除現代火車站與過去的糖業鐵路,同時瞥見移民社會印記,如小澎湖小副瀨聚落,後驛地區成為滋養辦學養分與起點;因地區面臨鐵路高架化,驛站區域將不再有前後之分,因此我們將透過紀錄與研究盤整在地文化生活,形塑在地紋理,並試圖與居民關注在地、參與討論、想像未來。
三、打造融入人文歷史、自然生態、日常生活的木都新生活
林、木業作為嘉義傳統產業賦予嘉義市木都之美名,日治時期因林木業而繁榮,在停止砍伐後,林、木業逐漸沒落,卻在市區留下許多痕跡,嘉義製材所、樹木園及6000多間木造房屋,我們以打造木都新生活為目標,關心城市發展及環境教育,培育民眾認識與想像木都新生活。